书海茫茫,字潮滚滚,
在这样一个纸页喧嚣的时代,
我们该如何为孩子短暂的童年,
奉上优质的阅读。
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对世界经典童书进行了一次独特梳理。它恰似一幅童书的“寻找地图”,孩子们可以遵循它去阅读真正的好书,接受童书的滋养,培养优雅的阅读趣味和独特的审美眼光。
梅子涵
一个写儿童文学的人,
教儿童文学的人
讲述儿童文学的人
让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人
让已经不是儿童的人
也读读儿童文学的人
你说他是什么人
我告诉你
他是个真喜欢儿童文学的人
梅子涵:
亲爱的孩子们,文学里面的儿童文学是最适合你们阅读的。它们写给不同的年纪,可是它们经得起任何年纪留恋。它们写得那么适合,所以那个年纪就喜欢。因为喜欢了,阅读和文学就一生都亲切,白天在包里,晚上在枕边。它们有很多笑容,这些笑容是阅读时的快乐,也是渐生的性格和幽默,是后来生活里的轻松和豁达。
亲爱的孩子们,文学里面的儿童文学是最适合你们阅读的。它们写给不同的年纪,可是它们经得起任何年纪留恋。它们写得那么适合,所以那个年纪就喜欢。因为喜欢了,阅读和文学就一生都亲切,白天在包里,晚上在枕边。它们有很多笑容,这些笑容是阅读时的快乐,也是渐生的性格和幽默,是后来生活里的轻松和豁达。
儿童文学不是从来就有的,而是诞生于人类对于自己年幼生命有了更准确的认识、更人性和艺术的关怀、更恰当的故事和书籍给予之时。人类成熟的儿童文学史总共也就二三百年。让现代人在童年时阅读到儿童文学,是诗意文明、浪漫文明的重要标志,其实也含有对生命的实用意义。真正的诗意和浪漫向来不空洞,优美的抒情向来都是生命的呼吸,是听得见生命行走的有力脚步声的。
童年时光会有许多内容陪伴,儿童文学是其中一个高级部分。文学、艺术本是人的生命所创造,却常常被悬置,因为人更注重看得见的物质和利益,却不是如泰戈尔所说,更愿意把“无物”的诗握在手里。巴金说,童话虽然讲的都像梦话,但是这些梦话里有新鲜空气,值得生活里的人进来呼吸。拥有儿童文学阅读的童年,便有一生和文学亲近的可能,童年的接触和喜爱最有可能延长为终身记忆和习惯。一个期望拥有高级趣味的人,是必须有文学阅读习惯的。
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高层次的学习。这便是孩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、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。母语最优美的语气、搭配、节奏、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,孩童若拥有丰富的文学阅读,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、更干净、更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。我深信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和发音都有其特别的声线和气息、有其各自的微笑酒窝,它们如果都能持续经历文学叙事和抒情的锤炼,一定会有更优雅的表现力。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,心平气和,值得被记忆储存,以为日常运用。
文学阅读给人积累高级故事记忆的机会。有文学故事的记忆和只有生活经历的记忆很不一样。因为文学故事中有更大的人类世界、更开阔的自然天地。阅读文学的人,可以拥有《小王子》的行走路线,不是只在自己星球,也可以到达别的世界;文学故事中的想象力是对有局限的个人想象力的增添和补充,合成为你现在和后来的想象力。有诗意的人生肯定不是只知道哪条马路上曾经发生过什么、哪个市场可以买到土豆和西红柿,而且还讲得出鲁迅、巴金,诵得出李白、泰戈尔,知道安徒生、曹雪芹。能讲些文学的儿童和人生都是有趣味有吸引力的。
在儿童文学里,儿童是一个广泛的主人公。他们既有真实的淘气,也有天真的坦白;不是天生完美,却很可能方向明亮;他们也许很不懂这个世界,但他们不会在故事中落魄和不可救药,而是昂扬、有往上生长的力量。他们都是生命起跑和加速跑阶段的运动员,优秀儿童文学不刻意描写终点的撞线,《丑小鸭》最后的天鹅湖也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,因为它还根本没有飞往高高的天空。
儿童文学不是《论语》不是《道德经》,但它充满《论语》式的精神和《道德经》式的善意和智慧。它不说教,但它富有情感、富有思想辨析、富有哲学启明,它令人愉快地把道德之微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,耕作时不用犁耙,收获更不用镰刀。
儿童文学里几乎有着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美好,世界需要这一切美好。阅读儿童文学更多的意义,没有篇幅让我在这里继续写出,儿童阅读者们在他们渐渐长大时会渐渐写出。
本文转载自网络,旨在分享,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。文中观点也仅为作者观点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若作者不希望被转载,请与我们联系。图片转自原转载文,版权归原图片作者所有,作者如果不同意被转载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点个“在看”,
和皮克布克一起传播绘本,传播知识传播爱!
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,本文标题:《梅子涵:《童年书·文字的儿童文学》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